溯源与解密六 神秘的“双修法”:元明颓废生活的艺术写真(2/3)

这些房中书并不完全照搬前的书,而是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如强调对子身体和心理特点的理解,介绍防止妻妾间误解和妒忌的方法;同样通过黄帝与素养的对话讲出子的感受,生活特点与生活的关系;“回术”的具体方法和“三峰大乐”的意义等。

这类书本来应属于道教炼内丹之书,《道藏》中本来也有这类书,但明正统间重印《道藏》时,由于儒教的地位和影响,编者对关炼内丹的内容都统统删除了。

明代房中书由于不能像唐宋时期那样,可以公开流传,因而影响十分有限,但此时的色小说却发展迅猛,特别是《金瓶梅》和续篇《隔帘花影》,都是反映明代风俗与一般民众的生活的,而且艺术成就也较大。

另外还有一部是《影梅庵忆语》,该书作者冒襄(1611-1693)通过对自己真实生活的记录,讲述他与庞妾董小宛生死相依,缠绵悱恻的,流传也广。

较《金瓶梅》有更为大胆和露骨描写的小说是江南才子李渔的《蒲团》,书中极尽江南酒楼院之繁华,病的流行也大量见之于书中。

这类“颓废小说”正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明王朝由盛而衰,北方的满族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吞噬这个腐朽衰老的帝国。眼看毫无生气和希望的明王朝气数将尽,那些整在风月场中可以追欢逐乐,在茶楼酒肆附庸风雅的文墨客意识到这些世俗享乐终将失落,有些有感于这种宋世的凄凉而隐遁山林潜心佛道,另一些则变本加厉地沉溺于那种纸醉金迷、荒的生活。正是后者这样的一类颓废至极的文创作了一批以粗俗俚语杂以艳语丽句,不厌其烦地描写细节的秽小说,如《绣榻野史》、《株林野史》和《昭阳趣史》等。

与这类小说相映成趣的是春宫画的成熟和张扬。

这类画的肇始者产生于唐代,当时的春宫图与房中书脱离之后,到了明代,画技更加娴熟,个更为张扬。

这些画不再仅仅用于指导,也用于欣赏和娱乐。尽管明代画中有春宫画的瓷器,为男,但明中期较好的春宫画并不尽体,挑逗的意味也表现得较为含蓄。

春宫版画中的体是在晚明才大量出现的,而且形象真,画面致,如《胜蓬莱》、《风流绝畅》、《鸳鸯秘谱》、《繁花丽锦》和《江南销夏》等。

画面上扑面而来的颓废气息正是当时生活的艺术写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