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1/5)

“此法风险甚大,若是易规模不加以控制,卖粮之在到期之后无法付,只怕会惹出大事。”叶行远转念一想,又觉得一惊。这种期货易如果缺乏监管,很容易就形成跟风炒作,乃至于形成巨大的泡沫,“这是什么持此事?”

陆十一娘有些尴尬,悄声道:“据说是江南省的四家联盟钱庄……此事琼关钱庄虽未参与,不过也有大量的银钱从其中流转……”

叶行远无语,没想到这期货易的源与自己也有关系。他略一思索,也明白正是因为自己弄出了名为钱庄实为银行的划时代金融工具,这才刺激了新的期货易方式的诞生。

若是没有钱庄作保,这种期货纵然会自发形成,依赖于现银易也难以达到一定的规模。

正是由于钱庄这种契约金融的出现,才进一步刺激了期货易的生发。当然琼关钱庄目前的业务并不涉及这一块,叶行远对钱庄发展有严格的控制,但挡不住其它钱庄开展类似业务——在这种况下,琼关钱庄不承担其中的现金流水工作,那才是犯傻。

“四家联盟钱庄么……”叶行远陷沉思,他早就听说江南省经济发达,尤其是兴州富甲天下,兴州以会做生意而闻名。他们想得出这种期货之法,也并不奇怪。

他点了点,客气的向邻桌之询问,“请问这位兄台,在下初来贵境,只听诸位都在说这粮贷之事,不知有何玄妙?”

邻桌听他音确实是外地,又见他青衫书生巾,知道是读书,便有些敬意,笑道:“这是咱们兴州府几位大官的创新,你自外地而来,不知其中究竟也是正常。这是几位大官善心,普惠百姓,给咱们发财的机会,你既然赶上了,若盘缠宽裕,不妨也买上几手粮贷,不用半月功夫,定能大赚一笔。”

叶行远好奇问道:“兄台怎知一定会赚钱?”

邻桌大笑,从怀中取出一张契约,道:“这便是粮贷的官文。六前,我以二两银子一石买一百石粮,如今已经涨到了二两三钱,只六功夫,不费吹灰之力我便赚了三十两银子。只恨当初家中河东狮吼,不然在上个月一两银子时候就手,这不是已经赚了一倍有余?”

叶行远接过那契约,细细查看,只见上面写明甲方某某,以二两银子石的价格卖出糙米百石,约定于明年三月割。

也就是说,邻桌凭着此契约,在明年三月春荒之时,可以领到一百石的糙米——但从他们言语之间,叶行远已经听明白了,邻桌买这粮贷,并非是为了要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